-
【2022年遂宁招商】遂宁 63 个交通项目:构建成渝门户枢纽
遂宁 63 个交通项目:构建成渝门户枢纽 一、交通能级提升:高速与水运双突破 遂宁市 2022 年发布《交通运输工作要点》,重点实施 63 个公路水路项目,总投资超 200 亿元。在高速公路方面,遂潼快捷通道遂宁至老池段年内通车,缩短至潼南车程至 40 分钟;G246 线改建工程启动,连接船山区与安居区,提升区域物流效率 25%。 水运领域,大沙坝作业区进港道路工程开工,建设 500 吨级泊位 2 个,年吞吐量达 100 万吨,联动重庆寸滩港,形成 “公铁水” 多式联运体系。三星船闸至潼南界段航道疏浚工程完成后,航道通行能力提升至千吨级,预计降低物流成本 15%。 二、遂潼一体化:基础设施与服务协同 作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重点,遂宁与潼南共建 “交通联合执法机制”,实现超限超载治理数据共享,联合执法案件占比提升至 30%。运输服务方面,开通 “遂潼公交专线”,实行 “一卡通行、票价优惠”,日均客流量超 5000 人次,年节约通勤成本超 200 万元。 在综合执法方面,建立跨区域应急救援联动机制,2021 年联合处置交通事故 12 起,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 20 分钟。物流领域,共建川渝农产品供应链中心,年交易量达 200 万吨,实现检测结果互认、流通无障碍。 三、绿色交通:低碳技术与生态保护 遂宁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200 辆,建设充电桩 1000 个,主城区公交新能源率达 60%。在涪江流域实施 “智慧航道” 工程,引入生态护坡技术,减少施工对河道生态影响,同时部署智能监测系统,实时监控水位、水质,预警准确率达 95%。 四、未来规划:2025 年建成区域枢纽 到 2025 年,遂宁目标实现 “县县通高速、镇镇通干线、村村通硬化路”,高速公路里程突破 500 公里,航道通航里程达 300 公里。通过遂潼交通一体化,实现与重庆 1 小时通勤、与成都 90 分钟直达,成为成渝地区重要门户枢纽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南江县招商】南江县 “红黑榜” 制度倒逼招商突破 一月一通报压实责任
南江县 “红黑榜” 制度倒逼招商突破 一月一通报压实责任 南江县以 “投资促进突破年” 为抓手,建立招商引资 “红黑榜” 制度,实行 “一月一通报、一季度一考核”,倒逼各级各部门压实责任、精准招商,推动招商工作从 “粗放型” 向 “实效型” 转变。 一、责任压实:“一把手” 挂帅与全员攻坚 明确各级 “一把手” 为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,建立县级领导 “一对一” 挂联在谈项目机制,2022 年首批 10 个重大项目由县领导牵头对接,涵盖文旅康养、绿色食品等领域。同时,将年度招商任务分解至 38 个部门和乡镇,实行 “清单化” 管理,每月通报进度,一季度未达标的单位主要负责人需作检讨。 在重点区域布局上,组建粤港澳、长三角、京津冀 3 支驻点招商队,每队配备 5 名专业人员,2022 年一季度驻点招商队带回有效项目信息 23 条,促成投资 12 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。 二、精准招商:政策红利与产业延链 梳理东西部协作、乡村振兴等政策优势,靶向招引劳动密集型和绿色产业项目。2022 年一季度,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引进浙江企业 3 家,投资超 8 亿元,涵盖纺织、电子元件等领域。同时,紧扣全市 “1+3” 和全县 “1+1” 产业布局(文旅康养 + 绿色食品),开展延链招商,引进某食品企业投资 5 亿元建设深加工基地,带动本地中药材种植产业链升级。 针对龙头企业实施 “磁性招商”,成功签约某文旅集团投资 20 亿元开发光雾山景区,项目涵盖民宿集群、研学基地等,预计年接待游客增长 50%。 三、考核激励:红黑榜倒逼效能提升 “红黑榜” 将招商实效与干部考核挂钩,一季度综合排名前 3 的单位获 “流动红旗”,后 3 位的单位亮 “黄牌”。2022 年 3 月通报显示,某乡镇因成功招引投资 8 亿元的农旅融合项目获红榜表扬,某部门因项目储备不足被黑榜警示。 参考资料显示,南江县 2021 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 100 亿元,同比增长 15%;2022 年实行新机制后,一季度签约项目 11 个,总投资超 50 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 30%,招商效能显著提升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嘉陵区招商】南充嘉陵区 “春风行动” 精准护航就业 东西部协作拓宽增收渠道
南充嘉陵区 “春风行动” 精准护航就业 东西部协作拓宽增收渠道 南充市嘉陵区以 “春风送真情,就业暖人心” 为主题,开展 “春风行动” 暨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会,通过 “精准登记、岗位匹配、现场招聘” 组合拳,助力返乡人员家门口就业,2022 年首场招聘会吸引 200 余名求职者现场签约。 一、供需对接:分类登记与岗位定制 节前,嘉陵区人社部门对返乡农民工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 “拉网式” 登记,建立包含技能水平、就业意愿的动态台账,2022 年累计登记 1.2 万人。同时,对接浙江临海、温岭及本地企业,收集岗位需求 3.2 万个,其中高新技术岗位占比 20%,普工岗位占比 60%,实现 “一人一档、精准匹配”。 招聘会现场设置 “东西部协作专区”“高校毕业生专区” 等 6 个功能区,某电子企业提供的月薪 8000 元的工程师岗位吸引 30 余名大学生投递简历,浙江某制鞋企业的普工岗位签约 50 余人。 二、服务升级:宣传引导与技能培训 区委宣传部通过短视频、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,2022 年累计推送信息 50 万条,覆盖人群超 20 万人次。同时,开展 “订单式” 技能培训,针对浙江企业需求,开设电工、缝纫等培训班 12 期,培训 600 余人,考试合格者直接签约就业。 在就业创业扶持上,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、小微企业担保贷款等政策,2022 年一季度发放补贴超 200 万元,帮助 30 名创业者落地项目。 三、长效机制:东西部协作与动态跟踪 深化与浙江临海的劳务协作,建立 “嘉陵区 — 临海市” 劳务输出基地,2022 年计划输送劳动力 5000 人,目前已签订协议 3000 人。同时,建立就业跟踪服务机制,对就业人员定期回访,2021 年跟踪服务 2.1 万人次,协调解决薪资纠纷等问题 120 起,稳定就业率达 92%。 参考资料显示,嘉陵区 2021 年实现劳务收入超 50 亿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%;2022 年 “春风行动” 预计带动就业超 8000 人,其中东西部协作项目占比达 40%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资阳招商】资阳扩大内需战略:四维发力激活消费新动能
资阳扩大内需战略:四维发力激活消费新动能 一、传统消费升级:构建品质化消费矩阵 资阳市 2022 年聚焦扩大内需战略,从传统消费升级、新型消费培育、流通体系完善、消费场景创新四方面推动消费回升。在传统消费领域,紧扣国省新型消费趋势,重点引进国际化、品质化品牌,计划新增连锁零售、餐饮企业 50 家,推动梅西百货、万达广场等商圈智慧化改造,引入智能导购、VR 试衣等技术,提升消费体验。 资阳传统商贸业正加速转型,雁江区老字号 “蜀人原乡” 餐饮引入 5G 订餐系统,订单处理效率提升 30%,带动销售额增长 25%。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引导企业数字化改造,对智慧商场、智能门店给予最高 50 万元奖励,2021 年已惠及 23 家企业,带动社会投资超 2000 万元。 二、新型消费培育:数字技术重塑消费生态 在新型消费领域,资阳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开展个性化定制。安岳县柠檬电商产业园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,实现柠檬从种植到销售全流程可追溯,产品溢价率提升 15%,2021 年线上销售额突破 8 亿元。全市鼓励 “直播 + 电商” 模式,建立直播基地 3 个,培育网红主播 50 人,2021 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 40%。 “一主两副” 城市商业中心建设加速,主城区打造苌弘广场高端消费集聚区,引入奢侈品集合店、跨境体验店;简阳、安岳副中心推进 “夜经济” 示范区,延长商业综合体营业时间至 22 点,配套夜间公交专线,夜消费占比提升至 35%。 三、流通体系完善:城乡联动打通堵点 资阳着力完善城乡流通网络,实施 “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程”,新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 3 个,乡镇商贸中心 10 个,农村电商服务站 200 个。乐至县构建 “县 — 乡 — 村” 三级物流体系,农产品上行时效提升 50%,物流成本降低 20%,2021 年配送农产品超 10 万吨。 在融入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方面,资阳与成都共建 “跨城消费联盟”,实现两地购物中心会员积分互通、促销活动同步,2021 年联动举办 “成渝消费节”,吸引成都客群消费超 5 亿元。交通协同上,开通 “成资消费直通车”,日均发车 50 班次,单程票价低于常规线路 20%,年输送客流超 200 万人次。 四、政策保障与未来展望 资阳出台《促进消费回升若干措施》,设立 1 亿元消费促进基金,对大型促销活动、首店经济给予最高 200 万元补贴。2022 年计划发放消费券 5000 万元,重点支持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,预计带动消费乘数效应达 1:8。 未来,资阳将聚焦 “消费 + 文旅” 融合,打造安岳石刻文化消费集聚区,推出 “石刻艺术 + 非遗体验” 主题线路,年接待游客目标增长 20%。到 2025 年,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800 亿元,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 55%,成为成渝地区消费枢纽城市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甘孜州招商】甘孜州工业 “开门红”:9.5% 增速背后的冲刺密码
甘孜州工业 “开门红”:9.5% 增速背后的冲刺密码 一、目标导向:精准施策稳增长 甘孜州 2022 年设定工业增加值增长 8.5%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.5% 的目标,以 “抓两端、保中间、强存量、抓增量” 为原则,实施 “开门红” 攻坚。聚焦水电、矿产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,建立 “一企一策” 台账,对泸定水电站、康定锂矿等 30 家重点企业实行日监测、周调度,确保产能释放。 二、要素保障:错峰检修与项目提速 为保障生产连续性,甘孜州引导企业合理安排检修计划,错峰进行设备维护。雅江锂业提前完成年度检修,一季度产能提升 15%,碳酸锂产量达 2000 吨,同比增长 25%。在项目建设方面,加快推进道孚县光伏电站、理塘县风电项目,2022 年计划新开工新能源项目 10 个,总投资超 80 亿元,年度投资 30 亿元。 三、产业升级:传统与新兴产业并重 传统产业方面,甘孜州推动青稞加工企业智能化改造,引入色选、冷链设备,产品附加值提升 20%,2021 年青稞制品销售额突破 5 亿元。新兴产业聚焦清洁能源,甘孜 — 成都 ±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,年外送电量超 100 亿千瓦时,清洁能源消纳率达 98%。 四、考核机制:红黑榜倒逼效能 建立工业项目进度 “红黑榜” 制度,对超时序进度的项目给予用地指标倾斜,对滞后项目约谈责任县(市)政府主要负责人。2022 年一季度,12 个重点项目进入红榜,5 个项目因手续滞后被通报,推动项目开工率达 85%,超时序 10 个百分点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绵阳招商】绵阳 338 个省市重点项目落地:2897 亿投资驱动高质量发展
绵阳 338 个省市重点项目落地:2897 亿投资驱动高质量发展 一、项目清单揭晓:产业与基建双轮并重 2022 年绵阳市 338 个省市重点项目名单公布,总投资 2897 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 654.11 亿元,涵盖产业升级、基础设施、民生保障等领域。其中,产业类项目 182 个,占比 54%,包括京东方智慧系统创新中心、惠科模组扩能等重大产业项目,总投资超 1500 亿元,预计新增产值 2000 亿元。基础设施项目 105 个,包括成达万高铁绵阳段、绵阳机场扩建等,总投资 800 亿元,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。 二、产业项目引领:科技与制造深度融合 京东方智慧系统创新中心项目投资 50 亿元,建设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,引入柔性屏生产线,预计 2023 年量产,年产能 1000 万台,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投资超 200 亿元。惠科模组扩能项目投资 30 亿元,引进全自动背光模组生产线,产能提升至每月 1200 万片,本地配套率从 60% 提升至 80%,降低物流成本 15%。 在高新技术领域,绵阳科技城新区启动建设 5 个国家级研发平台,包括北斗卫星应用研究院、激光核聚变研究中心,计划引进院士团队 3 个,年研发投入超 10 亿元。2022 年首批 10 个科技项目集中签约,涵盖量子通信、生物制药等领域,总投资超 80 亿元。 三、要素保障创新:资金与用地精准匹配 绵阳市建立 “资金跟着项目走” 机制,对接国省专项债、企业债,2022 年首批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 20 亿元,发行专项债 50 亿元,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和交通基建。在用地保障上,推行 “标准地 + 弹性年限” 供地模式,京东方项目通过预整备土地 1500 亩,实现 “拿地即开工”,审批周期缩短至 8 个月。 为加速项目落地,绵阳实行 “红黑榜” 考核,对进度滞后项目挂牌督办,2021 年通报滞后项目 12 个,约谈责任单位 5 个,推动 90% 的项目超时序进度。同时,建立 “项目秘书” 制度,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专职服务人员,协调解决环评、能评等问题 230 个,平均解决周期缩短至 15 天。 四、未来影响:夯实成渝副中心地位 这批项目建成后,预计到 2025 年,绵阳工业总产值突破 6000 亿元,科技城新区 GDP 占比提升至 25%,建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成达万高铁绵阳段通车后,将实现至成都、重庆 “30 分钟高铁圈”,吸引成渝客群超 500 万人次 / 年,带动文旅消费增长 30%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广元招商】广元昭化:10 个东西部协作项目开工 1.59 亿投资赋能乡村振兴
广元昭化:10 个东西部协作项目开工 1.59 亿投资赋能乡村振兴 一、项目集中启动:产业与民生双覆盖 2 月 25 日,广元市昭化区 10 个东西部协作项目集中开工,总投资 1.59 亿元,其中帮扶资金 3800 万元,涵盖绿色家居、文创产业、特色农业等领域。绿色家居产业城林木制品仓房项目投资 5000 万元,建成后仓储能力达 10 万立方米,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20%;广元窑文创产业基地投资 3000 万元,复兴唐代陶瓷工艺,预计年接待游客 10 万人次,带动就业 200 人。 二、产业合作:家居产业集群成型 昭化区以绿色家居为主导产业,成立专项招商工作组,赴广东、江苏等地对接企业 38 家,签约总投资 41 亿元。已入驻的四川千城达家居采用全自动生产线,年产定制家具 5 万套,70% 产品供应川渝市场,2021 年投产当年实现产值 1.2 亿元。政府推行 “四个一” 服务机制,为企业代办用地、环保手续,平均落地周期缩短至 6 个月。 三、民生改善: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 王家贡米产业基地项目投资 2000 万元,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 5000 亩,引入袁隆平团队耐盐碱品种,预计亩产提升 30%,带动农户年增收超 500 万元。元坝一小综合楼项目投资 1500 万元,新增学位 300 个,缓解城区学位紧张问题,2023 年秋季投入使用。 四、长效机制:人才与消费双循环 建立东西部人才交流机制,2022 年选派 20 名农技骨干赴浙江学习,引入电商运营、农产品加工技术 10 项。消费帮扶方面,搭建 “昭化 — 浙江” 农产品直供渠道,2021 年销售黑木耳、香菇等超 500 吨,销售额超 3000 万元,带动 1000 户农户增收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船山区招商】遂宁船山区 “三措并举” 推进项目建设 融入成渝经济圈加速奔跑
遂宁船山区 “三措并举” 推进项目建设 融入成渝经济圈加速奔跑 遂宁市船山区以 “项目为王” 为导向,通过 “平台招商、专班服务、拉练比拼” 三大举措,掀起项目建设热潮,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奠定坚实基础。2022 年一季度,全区新签约项目 15 个,总投资超 80 亿元,项目建设呈现 “量质齐升” 态势。 一、全渠道平台招商提质效 船山区组建 6 支专业招商小分队,聚焦 “333” 主导产业体系(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油气化工等),赴长三角、珠三角开展 “敲门招商”。2022 年一季度,小分队对接企业 120 家,促成投资 30 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等 5 个重大项目签约。同时,依托 “西博会”“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” 等平台,举办专场推介会 2 场,发布《船山区产业招商地图》,吸引 200 余家企业参会,达成合作意向项目 8 个。 线上招商同步发力,利用 “云签约” 模式落地项目 3 个,总投资 25 亿元,包括投资 15 亿元的锂电正极材料项目。2022 年,船山区计划招引项目 60 个,其中投资超 10 亿元项目不少于 5 个。 二、全周期专班服务破难题 建立 “县级领导挂联 + 专班跟进” 机制,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 “五个一” 服务专班(一名领导、一个专班、一个方案、一抓到底)。2022 年一季度,区领导牵头解决土地指标、环评审批等问题 47 个,推动投资 20 亿元的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 45 天。 在要素保障上,设立 5 亿元产业引导基金,为项目提供最高 5000 万元补贴;2022 年计划整理工业用地 2000 亩,其中 1500 亩用于保障重大项目。金融支持方面,与银行合作推出 “项目贷”,一季度为企业融资超 12 亿元。 三、“比学赶超” 拉练激发动能 开展一季度项目拉练活动,组织各乡镇、园区现场观摩重点项目,通过 “晒项目、比进度、学经验”,营造竞争氛围。拉练中,某食品加工项目因建设进度超前获 “红榜” 表扬,某物流项目因协调不力被 “黑榜” 督办,形成 “奖优罚劣” 的鲜明导向。 2022 年,船山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 100 个,总投资超 300 亿元,其中产业项目占比达 70%。参考资料显示,船山区 2021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8%,重大项目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 50%,此次拉练活动推动一季度项目开工率达 85%,超年度计划 10 个百分点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成都招商】成都都市圈 194 个重大项目:1.2 万亿投资绘就协同蓝图
成都都市圈 194 个重大项目:1.2 万亿投资绘就协同蓝图 一、项目布局:四市联动与产业协同 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 2022 年重大项目清单》发布,194 个项目总投资 1.2 万亿元,年度投资 1060 亿元。其中,产业项目 81 个,涵盖成德产业协同示范园区、成眉泡菜产业集群等,总投资 3040 亿元;基础设施项目 72 个,包括成德市域铁路 S11 线、成都外环高速,总投资 5200 亿元。 二、产业协同:跨区域集群成型 成德产业协同示范园区聚焦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,引进京东方配套企业 12 家,形成 “屏 — 端 — 芯” 产业链,2022 年计划投资 50 亿元,建成后年产值超 200 亿元。成眉跨区域泡菜产业集群整合眉山泡菜、德阳调味品企业,建设联合研发中心,制定行业标准 5 项,预计年加工泡菜 50 万吨,产值突破 80 亿元。 三、交通同城:轨道与公路立体互联 成德市域铁路 S11 线启动建设,全长 70 公里,设站 25 座,设计时速 160 公里,2025 年通车后实现成德 “30 分钟通勤”。成都外环高速串联四市,全长 445 公里,2022 年计划投资 120 亿元,建成后形成都市圈 “1 小时交通圈”。 四、公共服务:教育与医疗资源共享 推动四市教育资源共建共享,成都七中与德阳中学、眉山中学建立 “云课堂”,覆盖师生超 10 万人,课程同步率达 90%。医疗领域,建立跨区域检验结果互认机制,2022 年实现 200 项检验项目互认,减少重复检查超 100 万次,节约医疗费用超 2 亿元。
2022-02-24
-
【2022年广安招商】广安农业 “大比武”:季度考评压实 “三农” 责任
广安农业 “大比武”:季度考评压实 “三农” 责任 一、考评机制:聚焦粮食安全与产业升级 广安市 2022 年推行农业农村工作季度 “大比武”,围绕粮食安全、耕地保护、产业发展等核心指标,对各县(市、区)实行量化评分。考评内容包括粮食播种面积、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等 10 项指标,得分排名末位的县(市、区)主要负责人需作检讨发言。 二、粮食安全:耕地保护与产能提升 落实 “藏粮于地” 战略,广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600 万亩以上,新建高标准农田 20 万亩,推广 “稻 — 菜” 轮作模式,亩均综合收益提升 500 元。岳池县建立 “田长制”,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30 万亩,2021 年粮食产量达 55 万吨,同比增长 3%。 三、产业发展:特色农业与品牌创建 聚焦 “菜篮子” 工程,广安建设万亩蔬菜基地 10 个,培育 “广安龙安柚”“邻水脐橙” 等品牌,2021 年农产品地理标志达 15 个,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 300 亿元。武胜县打造 “甜橙产业带”,引入以色列滴灌技术,单产提升 20%,出口东南亚国家超 1 万吨。 四、乡村建设:人居环境与资金保障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“五大行动”,2022 年计划改造农村厕所 2 万户,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50 处,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 85%。在资金投入上,优先保障 “三农” 领域,2022 年安排财政资金 20 亿元,同比增长 15%,重点支持冷链物流、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。
2022-02-24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